欲望如潮女人如水

笛子梧桐

都市生活

大年初六,美麗的海濱城市雲水,車水馬龍,街道、商店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人們依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3章 雙喜臨門

欲望如潮女人如水 by 笛子梧桐

2020-11-25 21:00

  雲水是壹個濱海城市,典型的海洋氣候,冬天溫暖而濕潤。
  姬詠東北出生、東北長大、東北讀大學,大學畢業考上研究生後來到雲水,很喜歡雲水的冬天,因為雲水的冬天比北方更有活力和生機。她沒有北方冬日盡收眼底的枯索和光禿,即便在冬日,也可以感受到壹絲絲春的氣息,壹些五彩繽紛的花兒於冬天熱情地綻放。
  姬詠偶爾會感到美中不足,心裏有隱隱的遺憾。那就是自來雲水後,姬詠還沒有遇到過雪花飄飄、空氣迷蒙的日子。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需要經常換換品味的緣故吧!每到這個時候,姬詠心頭就會湧上對北方冬日的懷想。姬詠離開東北前,長年生長於冰天雪地,對於冰於雪並沒有太多的感喟,而當冰雪遠離,思念之情卻在漸漸地萌芽,雪的飄舞和於冰的晶瑩,那是多麽美好的往事呀。
  這是壹個普通的冬日,姬詠靜靜地坐在圖書館裏,面前放著壹本關於“傳播學與生產力”的書,她沈浸在書中閃光精辟的論述,作者鮮明地提出:傳播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提倡建立完善的社會激勵機制,看到這句話,她仿佛壹下子看到了傳播學在中國特定歷史時期應當擔負的社會責任。現在傳媒很多,報刊、電視、電影、雜誌,還有如日中天的網絡,無時不在為廣大受眾提供著超量的信息,傳播學如果能在將思想轉變為生產力的過程中作出更多努力,必將對當前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巨大的促進作用。
  “哇!下雪了。”幾聲驚呼,打斷了姬詠的思考,對雪的懷念使她對雪多了壹份敏感。
  姬詠將視線投向窗外:漫天飛舞的雪花,忽高忽低,或快或慢,曲直相間殊途同歸,飄飄灑灑,從天外寂境光臨人間盛世,好壹幅天人合壹的動人畫面!
  姬詠拿著書找了個臨窗的座位,她要更靠近優柔無聲的雪花兒。書此時拿在手上已經成為了壹個道具。
  姬詠沒等圖書館閉館,將書交還給了管理老師。姬詠邁出大門,水泥地上已有壹寸厚的雪,屋頂、山坡、樹枝、停下和走著的汽車,全都有了雪的披被,滿眼純白,天是份外的亮,全沒有了夜的灰暗和陰沈,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走在白雪茫茫的大學校園。浪漫的壹群人,烘托著這浪漫的氛圍,是該演繹壹點浪漫的情懷,這樣才不枉了雲水這場十年難遇的大雪,才不枉傳播學院這麽多的才子佳人。
  浪漫說來就來。當姬詠回到宿舍,與室友分享好消息時,浪漫就悄悄地降臨。
  踏著雪韻,姬詠回到所居住的傳播學院女研究生樓,開門進屋,抖落身上的雪花,脫了外套,壹陣暖風吹來,怪舒服的,原來是室友打開了空調。壹個室友斜躺在床上戴著耳機聽音樂,另壹個室友在桌前寫著什麽。
  看見姬詠進來,寫東西的室友熱烈地對姬詠說:“妳有壹封信,厚厚的,是不是《華南雜論》發表妳的傑作了呀?”話語裏滿是羨慕,同時從桌的那頭將有《華南雜論》標識的信函遞給姬詠,床上的那位室友也摘下了耳機。
  三個人的眼睛都看在那封信上,這是壹個全國知名的言論雜誌,也是改革先鋒派的前沿陣地,能在這上面發文章當然是每個寫文章的年輕人所夢寐以求的。
  沒錯,正是姬詠於廣州在張致遠編輯指導下修改的《改革需要大氣魄》壹文。翻開自己的文章,縷縷文墨清香飄蕩,如久住城市到了森林,如喜歡跳舞的人遇見合拍的舞友……。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當有更大的勇氣和智慧面對現狀,並進行真誠的、無所畏懼的改革和創新。”雖然公開發表的文章刪去了壹些姬詠想表達的觀點,但是文章的核心仍在,這令姬詠很激動,更何況發的是壹個整版。
  “真是發大作了,讓我們看看。”床上的女孩跳下地來,摟住姬詠。
  姬詠帶有壹絲滿足的心情說:“算不上什麽大作,是壹篇雜文。”說著把雜誌遞給了兩位室友。
  室友邊看邊贊嘆:“姬詠,妳真是好樣的,妳為我們學校爭光了。姬詠,妳可要請客。喲,還有壹封信呢,是不是哪個編輯給妳寫的情書呀?”她們翻閱的時候看到了壹張寫滿字的紙,理所當然地認為是信,就說笑著遞給了姬詠。
  姬詠接過信,宛如握著了張致遠的雙手,那種感覺非常奇妙。霎時,張致遠高大方正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姬詠的眼前。
  “姬詠,好久不見。妳的文章已經刊發,恭喜妳。現給妳寄刊物來,順便寫上幾句,放在妳文章的後面。妳的文章和人都給了我獨特的印象和感受,那天和妳坐在三裏屯食街的情景時時再現,真希望能再次見到妳。”寥寥數語,卻讓姬詠感覺自己的心房被叫作甜蜜的東西所充滿,而且要命的是,她此時想說的話竟然會和張致遠信中所說的壹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怎麽如此奇妙。
  “是情書吧,看妳看得兩腮扉紅,雙目含情,壹定是的,那更要請客了。姬詠,我們去哪裏痛痛快快慶祝壹番呀?”室友們顯現出壹貫的好心情,繼續和姬詠共享著歡樂。
  “好呀,去牡丹大酒樓,可以嗎?”姬詠爽快地答應了。
  兩位室友是當然的客人,另外還有吳敏,作為姬詠的好友也是自然在邀請之列,這是姬詠給她打的電話,不過,其實也就住在對門,但此時正好不在,聽說姬詠要請客,在電話中高興地說“姬詠妳請客,壹定有好事了。我就回來,妳稍等我壹下。”
  很快,吳敏就回到了宿舍,這樣就再請上與姬詠住壹屋的女同學,總共五個人,分別的姬詠、吳敏、姬詠的兩位室友、吳敏的壹位室友,五位女生是研究生班的同班同學。
  5個女生嬉嬉鬧鬧地出門了。壹行人走到宿舍區大門口男生宿舍樓前時,與吳敏同宿舍的剛談戀愛的女生突然想到啥事情似地說道:“叫幾個男同胞去給我們助陣如何?”竟不知她這是暄賓奪主了。
  姬詠痛快地答應了,她對女孩說道:“那當然好呀,妳們去邀請吧。”於是其中的3人——當然有發起的那個女孩,各自叫上了自己同校的男朋友,而男朋友遠在上海的那位室友叫上了班上的兩個男同學,湊起五男五女。
  十個人在學校門口要了三部的士,大家上車後直奔位於市中心的牡丹大酒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