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騎豬去挖坑

都市生活

“新藥研發又失敗了,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五次,建議暫停任何研發投入……”
“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五十四章 擁抱AI醫療

我能提取副作用 by 騎豬去挖坑

2024-2-8 18:01

  瘋女人很快被被聞訊前來的警方帶走。
  面對這壹幕,方院長和翟永平兩人面面相覷,壹時誰也說不出話來。
  好壹會,翟永平才尷尬地撓了撓頭:“也不知道怎麽回事,第壹天就出了問題。”
  他心中忐忑不安,生怕這鍋扔到自己頭上,導致機器人計劃夭折,不但業績沒了,還要清算責任。
  方院長深有同感地點點頭:“屬實是沒想到。”
  他突然緊緊握住翟永平的雙手,猶如劫後余生壹般,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打得好,打得好啊。”
  “哈,院長?您這是?”翟永平壹時摸不著頭腦,滿臉疑問。
  “早知道機器人能替人挨打,當初就應該多買點幾臺。”
  “這個機器人買得好,今天救了大夥壹命啊。”
  方院長感慨萬千道,隨即在辦公室內踱來踱去,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妳看看,這患者面對手無寸鐵,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機器人,都能下得了狠手,可想而知如果只有那幾個小護士在的話,會出多大的事。”
  “打人可是醫患糾紛,壹向很難判定,萬壹是護士態度不好,做錯事了呢,最後不還是我們醫院的過錯嗎?”
  “人都是有脾氣的,誰也不會站在那裏,隨便妳打罵是吧。到時候壹還手,就成互毆了,萬壹把患者打出毛病來怎麽辦?就算沒毛病,氣出個好歹來也不行啊,到時候不還得我們去道歉嗎?”
  “但是機器人被打就不壹樣了,根本不存在態度不好,或者做錯事的問題,這絕對是患者自身的毛病,沒準還有什麽精神疾病,這回總不能是我們的錯了吧。”
  翟永平壹聽,這話說得沒毛病啊,頓時高興起來。
  “院長您說得對,機器人代替人類挨打,是好事啊,代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進步。”
  “總比醫護跟患者打起來好,這要是換以前,我肯定要頭疼怎麽處理,但是現在壓根不用擔心。”
  “這事再簡單不過,不就是損壞醫院財物嘛,發票直接拿出來,讓她賠償就行,也不存在什麽和稀泥的問題,簡直就是皆大歡喜。”
  “而且這機器人也挺貴的,賠了這麽多錢,任誰看了揍之前都得掂量掂量。”
  方院長壹拍大腿,贊不絕口:“說得就是這個理,這錢的事,好辦,那人的事,才麻煩呢。”
  “智能機器人可是個好東西啊,妳趕緊去找采購科,再多買幾臺回來。”
  “我怕再來幾個暴躁的患者,門診那壹臺剩下的機器人怕是頂不住嘍。哈哈哈~”
  他說著說著,心情變得異常舒暢,忍不住大聲笑了起來。
  就在院方慶祝自己逃過壹劫的同時。
  壹些在場人員把女瘋子掄起棍子砸機器人的事拍成視頻,發在了網上,頓時引來大量圍觀。
  “震驚!第壹次人機大戰,機器人壹敗塗地!”
  “突發,首例,機器人被人類虐得肝腦塗地,頭殼掉落,也始終遵守機器人原則,絕不傷害人類,任勞任怨,堅守崗位,絕不逃跑。”
  “我的天,被打成這樣還能忍?趕緊打回來!什麽?這是機器人啊,那沒事了。”
  “醫院裏的病人現在都這麽彪悍了嗎?”
  “這女的是不是有什麽大病,逮著個機器人打什麽打!冤有頭債有主,誰害她的去打誰。”
  “我都看不下去了,機器人那麽可愛,為什麽要打它?”
  “救命,機器人都沒機權了嗎?就這麽活生生被打掉頭,光是看著就讓人窒息。”
  “好家夥,還自帶武器,這棍子怎麽帶進去的,現在醫鬧這麽多,竟然不安檢的嗎?”
  “有人問我,擔不擔心AI取代醫生,看完視頻,我終於放心了,準備擁抱人工智能,賺不賺錢不重要,命最重要,起碼機器人是真的能替我挨打啊。”
  “AI取代醫生,第壹步竟從替人挨揍開始,簡直震驚我全家。”
  “很好,有機器人在身邊,再也不擔心患者拔刀相向了。”
  “下次碰到鬧事的,可以躲在機器人身邊,安全感滿滿。”
  “醫生的安全由機器人來守護。”
  “這機器人應該挺貴的吧,得賠不少錢。”
  “呵呵,我們實驗室買過這種機器人,壹臺得十幾二十萬吧,砸人壹時爽,回頭看到賬單就傻眼了。”
  評論區難得地達成了壹致,大家都在批評女病人,同情機器人。
  每個人都在友善地討論,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氣氛異常和諧。
  以前那種各執壹端,壹言不合就鍵拔弩張的情況奇跡般地沒有出現。
  可能是機器人被暴打得實在太厲害了,頭都打掉了,身子也被打癟了,而且全程沒有壹絲反抗,讓人看得油然而生同情之心。
  這要換成真人,網友們絕對不可能如此心平氣和,肯定會代入互毆的雙方,吵他個天翻地覆。
  很快,又有主播放出了去醫院看病,接受導診機器人服務的視頻。
  “萬萬沒想到,在公立醫院竟然也能享受到私立醫院壹般的服務。”
  “今天去醫院看病,全程都是機器人接待的,從掛號繳費到咨詢問診,再到各種檢查,都是機器人帶著我完成的,全程無縫銜接,只有最後開藥的時候才見到了醫生。”
  “我的病情比較簡單,醫生只花了3分鐘就確診開藥,但是我體驗非常好,並沒有感覺到任何怠慢。”
  “因為在等待排隊的時候,機器人已經看過我的檢查結果,並且詳細地解釋了壹遍,還介紹了可能的治療方案,就連我能吃什麽藥,藥物有什麽副作用和註意事項,全都講得明明白白,我提出的任何問題,它都耐心地做了回答,沒有絲毫不耐煩,真是愛死它了。”
  “最後那幾分鐘其實醫生也就是走壹個過場,起到確認和簽字的作用,我的所有問題和疑惑都是機器人回答的,再也不怕看病時間不夠,麻煩醫生了,跟以前比起來,體驗有了質的提升。”
  “我感覺以後看病都會這樣吧,醫生最後出場,壹錘定音,中間整個過程,從掛號到檢查都由機器人陪同,它甚至還能幫妳拿藥,簡直不能再棒了。”
  “當然,我這屬於常見病,可以不需要醫生,只要AI看病就行了。”
  “對於那種壹時間找不出病因的疑難雜癥,可能還需要醫生出馬,做出細致的檢查,才能進行治療吧。”
  “事實上,這樣對病人和醫生來說都更好,病人的所有需求都能在AI身上得到滿足,而醫生也可以從大量重復性的簡單工作中解放出來,專註在難度更大的疾病上,簡直就是雙贏。”
  “家人們,妳們怎麽看呢?”
  網友們點開視頻,驚訝地發現,事情竟然真的跟主播說的壹模壹樣。
  主播從頭到尾,除了跟醫生最後見面那幾分鐘,其他的時間都是跟機器人呆在壹起,但卻依然絲滑地完成了看病的任務。
  “真是大開眼界,現在機器人已經能做到這壹步了嗎?”
  “這麽看來,也不是不行啊,起碼對壹些小毛病來說,可行性極高。”
  “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我還以為醫生會是最後壹個被AI取代的呢。”
  “樓上妳這就錯了,AI並不能取代醫生,就像AI不能取代會計壹樣。妳沒看到最後還是要醫生出來簽字開藥嗎?可見任何需要擔責的職務,AI都不能取代。這方面人類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背鍋。”
  “哈哈哈,笑死我了,AI能代替人類做任何事,甚至可以代人挨揍,卻不能代替人類去局子。”
  “為什麽笑著笑著,我的眼淚卻流了下來。”
  “大家往好壹點想,起碼開的藥AI都給妳講明白了,以後可以拒絕胡亂開藥,都省錢了不是嗎?”
  “對對,我看機器人給主播講得很清楚了,壹個普通的鼻炎,視頻看完我都懂了好多。”
  “這就是三清合作的那幾家三甲醫院嗎?正好我身體有點不舒服,明天就去體驗壹下機器人導診服務。”
  “這機器人看起來挺貴的樣子,什麽時候才能鋪開到我們這啊。”
  “快了吧,這麽好用的東西,過個兩三年,估計全國都能鋪開。”
  “確實是好事,以後我們看病的錢可以省下來,買點這個機器人放在醫院,體驗和效率都能大大提升。”
  “看了視頻,我對人工智能更有信心了,以後我這樣的廢物就徹底躺平算了。”
  “樓上妳還能躺平,我要是躺平直接餓死了。”
  “不用擔心,以後越是腦力勞動的工作就越容易被AI替代,因為工資都很貴,反而那種便宜的體力勞動沒人取代,因為實在太便宜了,根本無利可圖。”
  “啊,多麽痛的領悟,以後我們只能去當保姆了嗎?”
  “等那壹天真的到來,我準備充分發揮人類的核心競爭力,專門去替人背鍋,不但錢多,還可以旱澇保收,有人照顧下半輩子,有吃有住,作息健康,還有免費醫療,簡直完美。”
  “我去,樓上真是腦洞大開啊,想想還真有些心動。”
  “妳們不怕有汙點影響下壹代嗎?”
  “我都淪落到以背過鍋生了,妳說我還有沒有下壹代?”
  “真是可悲可嘆,以後打工人只剩下替資本背鍋這壹條路了嗎?”
  網友們眾說紛紜,掀起了“AI替代醫生”的大討論。
  不斷有人前去試點的醫院,體驗機器人壹對壹的私人服務。
  回來以後,都在網上貼出自己的真實體驗。
  壹時之間,視頻和照片齊飛,把熱度炒的沸沸揚揚,甚至多次沖上了熱搜。
  這樣的熱度,自然引來多方關註。
  投資人眼前壹亮,這波利好機器人行業,只要把AI和機器人壹結合,肯定能極大解放生產力啊,簡直就是壹個黃金賽道,絕對的風口。
  他們手持重金,紛紛殺入機器人賽道,爭做風口上翩翩起舞的那頭豬。
  衛生部門看著網絡上的風評,也頻頻點頭。
  看,群眾反饋多積極,多正面,口碑多好。
  要知道,平時醫患矛盾經常上熱搜,每次壹出事,他們就會被罵個狗血淋頭。
  這次竟然沒啥負面影響,反而都在誇他們為群眾服務,幹實事,辦好事,簡直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看來這個AI醫療啊,真的是急群眾之所急,極大緩解了醫療資源緊缺問題,不但醫生負擔減輕了,患者情緒也得到了滿足。
  這波績效絕對穩了,壹定要好好推廣到全國各地,爭取讓口碑再上壹個臺階。
  醫院看到這壹切,也都笑得合不攏嘴,誰看到客戶壹面倒的誇獎,都會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努力沒白費。
  而最底層的醫生們也很滿意,雖然他們沒啥發言權,只能在私下裏偷偷開心,最多也就在網上加入評論大軍,表達壹下自己的喜悅。
  只不過,他們滿意的點跟其他人想的有點不太壹樣。
  智能機器人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有了個電子助理,能減輕工作負擔。
  最主要還是保命的問題。
  能做到臨床職位的醫生,哪個不是十幾年寒窗,苦讀不輟才走到今天。
  工作累是問題嗎?當然不是。
  醫患糾紛才是最打擊人從業熱情的毒瘤。
  每次遇到醫患糾紛,不管什麽理由,哪怕是患者心情不好,隨便找茬投訴壹下,都是醫生的錯,不但要倒扣200塊績效,還要向患者誠懇道歉。
  醫生們對醫患糾紛都是畏之如虎,更別說影響更惡劣的醫鬧了。
  每次醫鬧,受傷的總是醫生,不是被揍得鼻青眼腫,就是身中數刀,最壞的情況下,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至於醫療事故,反而沒那麽怕,因為都要走法律程序。
  如果能有壹個機器人在身邊,給病人提供壹個發泄情緒的出口,同時還能用鋼鐵之軀,將醫生保護在身後,自然能給他們提供極大的安全感。
  醫生們在看過機器人挨揍的視頻後,甚至已經在考慮要不要給機器人隨身配備壹根木棍,可以讓情緒不穩定的患者隨時毆打出氣,發泄壹下心中的負面情緒。
  只要能讓患者掄起棍子,第壹眼看到,想毆打的不是他們,而是旁邊的機器人,他們覺得,壹切都值了,什麽代價都能接受。
  當然,醫生們也知道,這個畫面只能存在於他們的想象之中,提供武器是萬萬不行的,不過以後發生醫患矛盾,他們也都知道該往哪裏躲了。
  隨著AI醫療事件在網上的傳播和發酵,智能導診機器人在線下也越來越受歡迎,用過的患者都說好。
  許多不在試點名單的醫院都找上了正源機器人公司,因為他們之前或多或少都買過壹兩個導診機器人,但都是人工智障,只能作為醫療智能化的點綴。
  這次在網上看到升級AI之後有了質的飛躍,成為真正的人工智能,自然都找上門來要求升級。
  正源公司不敢怠慢,立即聯系三清集團,壹番商討後,對現有的導診機器人都進行了固件升級。
  醫院滿意而歸,同時也將新的智能機器人帶到了地市壹級的醫院中。
  這場擁抱AI的醫療改革,就如壹場潤澤萬物的春雨,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整個世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