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賣報小郎君

玄幻小說

大奉京兆府,監牢。 許七安幽幽醒來,嗅到了空氣中潮濕的腐臭味,令人輕微的不適,胃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章 後知五百年

大奉打更人 by 賣報小郎君

2021-8-29 15:57

  約定……老匹夫聞言,瞇起了眼睛,目光從許七安身上挪開,眺望遠景。
  他身上有壹股暮氣,暮氣並非貶義詞,只是人們向往新生,所以這個詞往往不符合人們的喜好。
  老匹夫身上的暮氣,是歲月沈澱出的,比滄桑更滄桑的氣息。
  他與國同齡,生在大周末期,見證了兩個朝代興衰更替。
  他於亂世中揭竿而起,率領義師推翻暴政,經歷了太多的事,看過太多的人。
  暮氣自然而然的浸透到了骨子裏。
  奇怪的是,許七安沒有在監正、度情羅漢,乃至兩名金剛等超凡高手身上,看到這樣的暮氣。
  是因為他壹直身在紅塵嗎……還是因為他是粗鄙的武夫……許七安心想。
  隔了好壹會兒,老匹夫緩緩道:
  “武宗皇帝造反篡位時,我還沒有閉關。當時大奉皇帝親近奸臣,搞的朝野上下,壹塌糊塗。
  “當然,壹時的政治渾濁不算什麽,與王朝末期的亂象相比,不值壹提。
  “武宗是高祖的孫子,其天資不在祖父之下,性格也壹樣,都是雄才偉略的梟雄。他利用當時朝野上下對昏君奸臣的不滿,打著清君側的名號,招兵買馬,發動叛亂。
  “這很聰明,他若是直接揭竿造反,就不會得民心,也不會得到有識之士的相助。
  “當時,他不過是個三品武夫,想在初代監正的眼皮子底下造反,難如登天。
  “於是,他很聰明的找來三個幫手:儒家、佛門、當代監正。”
  聽到這裏,許七安不得不打斷,詫異道:
  “可我聽說,五百年前武宗皇帝造反,儒家自始至終都是袖手旁觀的。”
  老匹夫笑呵呵道:
  “袖手旁觀,就是最大的幫助。不然,以當時儒家的底蘊,再加壹個初代監正,武宗能成功?除非佛陀親自出手。
  “儒家早就不滿當時的皇帝,只不過初代監正在其中制衡,讓儒家無可奈何。”
  他等了壹下,見許七安沒有疑問,繼續說道:
  “武宗皇帝起事之初,手底下的兵馬不夠,不足以與整個大奉抗衡,於是把主意打到武林盟。
  “而那位負責遊說我出兵的,正是現在的監正。
  “起初我是不同意的,此事成了,我能拿到什麽好處?武宗不可能把劍州割給我。敗了,我苦心經營壹百多年的武林盟,很可能毀於壹旦。
  “妳不妨猜猜,監正他是如何說服我的。”
  許七安心裏壹動:“是與這個約定有關?”
  老匹夫點頭,接著又搖頭:
  “準確的說,是壹樁交易。
  “返回劍州創立武林盟的壹百多年裏,我早已晉升三品巔峰,卻始終不能合道。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困難和挫折,是看不到希望。姓姬的當初修為與我相仿,稱帝後氣運加身,修為日進千裏,最後踏入壹品武夫行列。
  “我心裏不太服氣,所以壹直沒有不恥下問,向他請教合道境的經驗。”
  好壹個不恥下問,妳這老匹夫,犬戎山的筍都被妳奪完了……許七安心裏無聲吐槽。
  “我當時並不知道得氣運者不可長生的規則,幾十年後,在我還沒來得及說服自己之前,姓姬的就成了短命鬼,竟然駕崩了……”
  老匹夫搖搖頭,嗤笑道:
  “初代那娘們恐怕哭的稀裏嘩啦,哈哈哈。我壹直懷疑他是個兔兒。咳咳……總之,我止步三品巔峰多年,無法突破,也看不到突破的希望。
  “直到那天,當代監正來找我,他說,只要我願意出兵相助,幫武宗奪來皇位,他就助我晉升二品。”
  許七安哈哈笑了起來:
  “我明白了,老前輩妳被監正坑了。沒想到監正當年也是個老政客。”
  老匹夫看了他壹眼,似笑非笑:
  “以前我也是這麽想的,可現在,我確實晉升二品了。”
  這句話說完的十幾秒內,許七安臉上的笑容先是保持不變,然後他似乎想到了什麽,笑容壹點點僵硬,凝固在臉上,最後慢慢消失。
  如果此刻有壹臺攝影機把全過程拍下來,他的“演技”簡直絕了。
  ……許七安目光呆滯的看著老匹夫,嘴唇動了動,艱難的吐字:
  “妳的意思是,九色蓮藕,不,我的幫忙,就是監正在兌現當初的承諾?”
  老匹夫“嗯”了壹聲:“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更好的解釋。”
  噔!噔!噔!
  許七安連退三步,怔怔的望著老人,他的臉色忽地扭曲,分不清是驚訝還是恐懼。
  或者,兩者皆有。
  外人無從知曉他的內心活動,呆滯的面孔下,是翻江倒海的情緒,是爆炸般的信息沸騰。
  如果事情真像老匹夫說的,那意味著什麽?
  “我記得許平峰說過,天命師有窺探天機的能力,可以壹定程度的預知未來,正因如此,監正不能幹預他預知到的事情。只能暗中布局,側面影響。
  “窺探天機已是逆天之事,泄露天機,會直接遭受天譴。但這仍然不是關鍵,關鍵點是……
  “五百年前,監正不是天命師啊,他怎麽可能預知到未來,怎麽可能!!!”
  許七安臉色變的極為難看,像是三觀坍塌了。
  “妳似乎想到了什麽?”
  老匹夫見他臉色很不對勁,皺眉問道。
  許七安沒有回復,保持著難看的臉色,用了很久才平復心情。
  然後,他根據這條信息,引申出三個猜測,壹個疑惑。
  猜測壹:當初預知到五百年後情況的,不是監正,而是初代監正。
  如果是這樣的話,其中涉及到的隱秘,就很可怕了。
  猜測二:當代監正身份有問題,他很可能就是初代監正。當初的弟子,可能就是初代的馬甲。
  可是這樣的話,初代為什麽要煞費苦心的搞壹場“自殺”,目的是什麽呢?
  另外,佛門的菩薩參與了此事,每壹位菩薩都有奪天地造化的法力,初代想瞞著他們開馬甲,難度很大。
  猜測三:以上兩種都不對,當代監正能預知到五百年後的事,是他本身有問題。
  至於疑惑……
  如今回想起術士體系,徒弟背刺師父的這個詛咒,其實存在悖論。
  當代監正有多可怕,初代就有多可怕。
  當代監正能預知未來,初代也可以,他完全可以在武宗皇帝造反前,想辦法將他除掉。
  哪怕天命師不能幹預未來,但許七安相信,武宗皇帝戎馬壹生裏,肯定有無數次九死壹生的境遇。
  初代監正只要抓住機會,側面施加影響,武宗皇帝就死翹翹了。
  不要質疑,初代監正絕對能做到。
  類似的辦法還有很多,初代監正完全有能力讓武宗皇帝找不到造反的機會。
  這個悖論,乍壹看似乎是驗證了猜測壹和猜測二,但其實也可以驗證猜測三。
  如果當代監正本身有問題,那確實可以打破悖論。
  “另外壹個解釋是,初代監正預見了當代的背刺,但沒有阻止,選擇與他對弈。正如當代監正對許平峰的態度。
  “我知道妳要背刺我,但我不會阻止,我們用術士的方式來決壹死戰。
  “用許平峰的話說,這是術士體系的詛咒,無法避免,除非想讓術士體系就此斷絕,只要還想傳承下去,就必須收徒,然後接受徒弟的背刺。
  “俗稱——道上規矩!”
  除以上的三個猜測,壹個疑惑,許七安心裏,還有壹個符合現實的推理。
  這個推理沒有那麽多的陰謀論,真相就是,監正當年的確是個老政客,純粹在忽悠老匹夫。
  眾所周知,天底下的政客,都是事先講好價,事後全白嫖。
  反正到時候監正順利晉升壹品,害怕壹個粗鄙武夫報復?
  至於五百年後,老匹夫真的依靠九色蓮藕晉升二品,可能是多年後,監正發現自己可以借助九色蓮藕兌現承諾,於是做了安排。
  本質上,其實不存在預知五百年這回事。
  平心而論,許七安覺得這就是真相。
  理由很簡單,精準預知五百年後的某件事,這樣的能力,不可能是壹位壹品修士能做到。
  即使是超品也不行。
  他如今也不是初來乍到的菜鳥,殺過二品貞德,打過壹品法相,哪怕沒有接觸過超品,心裏也有點概念。
  收束發散的思緒,許七安問道:
  “前輩如何判斷,監正說的承諾,就是我?”
  老匹夫嘆息道:
  “那老家夥當初交代過壹句話:好好活下去,妳合道之日,便是中原百姓需要妳之時。
  “當然,也許只是托詞,術士總是神神叨叨。不過我既然成功晉級,那就當作是他兌現承諾了。”
  ……許七安頭皮發麻。
  這時,有人禦空掠上崖頂,在遠處停下,拱手道:
  “老祖宗,晚輩溫承弼。”
  老匹夫臉色略有困惑。
  許七安幫著介紹:
  “這是妳們武林盟的副盟主。”
  老匹夫恍然點頭,問道:“何事?”
  溫承弼把武林盟面臨的麻煩說了壹遍,試探道:
  “若是以軍鎮為總部核心擴建,確實可以節省很多人力物力。曹盟主猶豫不決,命我來征求老祖宗您的意見。”
  核心問題就是經費不夠……許七安做出總結。
  在設備不發達的年代,大興土木是很耗費財力和人力的,許七安熟知的歷史中,因為大興土木而亡國的例子,可不在少數。
  隋和秦就是例子,雖然壹個王朝的滅亡不可能只有這麽壹個原因,必然還有其他因素,但能被後世冠上這個理由。
  足以說明基建工程有多勞民傷財。
  老匹夫沈吟道:
  “銀子的事無妨,那些埋在山底下的銀兩,老夫會負責搜尋出來。總部依舊建在山上,這點不容置疑。”
  許七安明白他的意思,大亂將至,武林盟的總部就如壹座險隘,退可守,進可攻。
  若是建在地勢平坦的軍鎮,那麽敵人騎兵壹來,瞬間潰不成軍。
  溫承弼沈聲道:
  “但這樣壹來,盟中多年積蓄恐怕……換成平日就罷了,頂多是兄弟們省吃儉用。但如今災情遍野,沒了銀子賑災,劍州局勢恐怕也要亂。”
  老匹夫當即道:“那就讓盟裏的兄弟和士卒壹起幹。”
  溫承弼搖頭:“人手還是不夠。”
  老匹夫皺著眉頭,想了片刻,轉而看向許七安,道:
  “妳怎麽看?”
  許七安沒好氣道:
  “多簡單的事兒,以工代賑不就得了,召集災民,修建總部,不給銀子只給飯吃。既能解決災民溫飽,又能節省銀子。”
  溫承弼眼睛陡然壹亮,驚喜道:
  “許銀鑼高見,不愧是許銀鑼,竟能想出此等妙計。”
  這哪裏是妙計,這是傳統……許七安矜持的點頭。
  “不合規矩!”
  老匹夫皺皺眉頭。
  這年頭沒有以工代賑的先例,災民們心安理得的喝著朝廷或大戶人家施舍的粥,等待著災情結束,大地回暖。
  即使偶爾有小範圍的以工代賑事件,也很難成為主流。
  “老祖宗,此計甚妙啊。”溫承弼連忙說道,“非常時期,自當非常行事。請老祖宗首肯。”
  老匹夫就擺擺手,懶得計較這些小事:
  “去吧。”
  目送溫承弼離去,許七安道:
  “老前輩,我如今已是三品,下壹步就是合道。但至今未知合道真意。”
  老匹夫知無不言:
  “合道便是‘意’的蛻變,我把它稱為補完自身武道。每壹位四品武夫,都只能領悟壹種“意”,它便是自身選擇的武道。
  “意,是道的雛形。
  “完善自己走的道,便是二品合道的真諦。不過啊,說起來容易,坐起來就難了。
  “我這壹生,苦練刀法,集各家刀法所長,熔於壹爐。可最後,仍然卡在三品巔峰,險些合道失敗身亡。”
  許七安連忙追問:“前輩是如何合道的?”
  “刀道萬千,體悟真意就能合道。但通往真意的道路有無數條,我閉關期間,身軀化作肉塊,沒壹塊肉,代表著不同的刀道。它們有自己的想法,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九色蓮藕能助人合道?”
  “九色蓮子能點化萬物,蓮藕自然也可以,甚至更強。它在其中的作用,便是點化陷入泥潭的千千萬個‘我’,確定出壹個作為主導地位的‘我’。蓮子功效不夠,無法達到這個效果,但九色蓮藕可以。這也是當初青陽要替我奪九色蓮藕的原因。”
  九色蓮藕相當於穩定劑,起到催化和穩定作用……許七安大體明白了。
  我還有小小壹截九色蓮藕留著,嗯,讓南梔繼續為我培育蓮藕,這樣的話,我踏入二品,或許就不用奪她靈蘊。
  許七安交出九色蓮藕前,斬了壹小截留在身邊,就如同當初那截九色蓮藕。
  如此天材地寶,肯定要讓它可持續發展。
  告別老匹夫,回了軍鎮,許七安尋了壹間院子,請出慕南梔和柴杏兒,後者是因為長期囚禁在浮屠寶塔內,導致氣虛體弱,許七安打算放出來養壹陣子。
  她還有用,柴家先祖守的大墓,能被許平峰關註,大墓的主人絕不尋常。
  慕南梔穿著梅色棉襖,素色百褶長裙,凸顯出壹股子女文青和富家太太的氣質。
  即使姿色平庸,也難掩她獨特韻味。
  小白狐趁許七安走開,忙說:
  “姨,我要尿尿。”
  二話不說,從慕南梔懷裏躍出,撒歡似的跑開。
  它施展本命神通,化作壹道白影,在軍鎮中幾個閃爍,便遠離了建築群,而後壹頭紮進林莽蒼蒼的犬戎山脈。
  壹盞茶的時間,白姬就潛入深山老林,遠離了犬戎山主峰。
  它四下掃了壹眼,挑選壹處高高的巖石躍上。
  娘娘降臨得有排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