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賣報小郎君

玄幻小說

大奉京兆府,監牢。 許七安幽幽醒來,嗅到了空氣中潮濕的腐臭味,令人輕微的不適,胃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零九章 遊街示眾

大奉打更人 by 賣報小郎君

2021-8-29 15:57

  卯時剛過,側臥在草席,蓋著又臭又臟破棉被的姬遠,被“哐當”的開門聲驚醒。
  聲音從廊道盡頭的鐵門處傳來,緊接著是腳步聲。
  很快,十幾名打更人出現在姬遠,以及雲州眾官員的視野裏。
  “起來,帶妳們出去曬曬太陽。”
  壹位銅鑼掏出鑰匙,打開纏在柵欄門上的鎖鏈。
  姬遠被壹名沈默寡言的銅鑼粗暴的拽起來,粗暴的推搡著離開牢房。
  這是他在打更人地牢裏待的第三天,幹燥的草席和破棉被救了他壹命,沒讓他凍死在淒寒的地牢裏。
  但從小養尊處優的他,何曾受過這種罪?
  短短兩天時間,手腳長滿凍瘡,臉色發青,嘴唇缺乏血色,頭發蓬亂。
  這兩天裏,他無時無刻不在後悔接任和談使者的身份。
  姬遠博學多才,能言善辯,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才華,但他畢竟是養尊處優,缺乏壹定社會歷練,江湖經驗的貴公子。
  有才華,不代表抗壓能力強。
  兩天來的遭遇,以及對未來的惶恐,讓他處在情緒崩潰的邊緣。
  唯壹的盼頭,就是自身還有價值,許七安應該不會殺他,而是會用他做籌碼,與雲州談判。
  正是這個希望,支撐著他咬牙堅持下去。
  曬曬太陽也好,繼續在牢裏待著,我遲早凍死……姬遠趔趄的走在幽暗的長廊,二十多名雲州官員跟在他身後。
  出了地牢的門,空氣冷冽但清醒,太陽不慍不火的掛在天空,帶來壹絲絲的暖意。
  姬遠停下腳步,昂著頭,享受陽光照在臉龐的感覺。
  身後的銅鑼壹腳踹在他屁股上,把他踹翻在地。
  姬遠艱難的爬起來,朝那名銅鑼投去憤怒又憋屈的目光。
  “瞅什麽瞅,信不信挖了妳的眼睛。”
  那銅鑼單手按刀柄,嚴肅刻板的臉上沒什麽表情,道:
  “妳不是很囂張嗎,進京要禮部尚書、當朝首輔,還有親王出城迎接,才肯入城嗎。
  “妳不是在金鑾殿裏訓斥諸公,壓的滿朝文武擡不起頭嗎。
  “妳不是略施小計,就讓京城百姓對許寧宴的威名產生質疑嗎。
  “妳繼續囂張啊。”
  姬遠雙拳緊握,咬牙隱忍。
  來日雲州鐵蹄征服京城,他要親手摧毀打更人衙門,這些和許七安有交情的打更人,全部淩遲。
  這時,壹個中年銀鑼走了過來,目光嚴厲的掃過眾人。
  銅鑼們紛紛整理衣襟,擺正胸口銅鑼的位置,確認壹切對稱,沒有問題後,恭聲道:
  “頭兒。”
  中年銀鑼微微頷首,滿意的收回目光,並不去看頭發蓬亂,囚服骯臟且布滿褶皺的姬遠。
  “出發吧,不要耽誤時辰。”
  出發,去哪裏?姬遠心裏壹凜,想開口詢問,但又覺得註定得不到答案,反而會被壹頓暴揍。
  那名沈默寡言的銅鑼押解著姬遠往外走,隨口說道:
  “頭兒,寧宴今晚找我們喝酒。”
  中年銀鑼沈默壹下:
  “勾欄還是教坊司?”
  “勾欄吧,他說以後不去教坊司了。”銅鑼回答。
  中年銀鑼略感欣慰:
  “壹諾千金重,他向來講信譽。”
  李玉春知道當初浮香死後,許七安承諾過以後不去教坊司。
  朱廣孝略作沈默,補充道:
  “他說可以把教坊司的花魁都請到勾欄去。”
  ……李玉春不想說話了。
  穿過衙門的後方,沿著回廊往外走,再穿過壹座座辦公堂、庭院,終於來到衙門口。
  衙門口,停著壹輛輛囚車。
  朱廣孝看著姬遠,淡淡道:
  “曬曬太陽去。”
  姬遠臉色僵硬,呆立當場。
  ……
  京城各衙門的告示墻,內外城門口的告示墻,在清晨時分,張貼了壹份新告示。
  告示是京城百姓平日裏獲得官方信息的重要渠道。
  平民百姓往日裏不會特別關註告示墻,除非近來有大事發生。
  眼下的京城,最大的事便是議和。
  “告示上說什麽?”
  告示壹貼出來,周圍的百姓便湧了過來,或議論,或詢問帖告示的吏員。
  告示張貼的前壹個時辰,會有吏員負責“唱榜”,把內容告之百姓。
  畢竟市井百姓裏,識文斷字的還是少部分。
  而這種朝廷官方告示,閱讀門檻很高,就算是識字的人,沒接受過壹定的教育,也看不懂內容。
  最後會變成“每個字都認識,但連在壹起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的情況。
  “肯定是議和的內容吧,朝廷打了敗仗,青州失守,我聽說好像要割地求和。”
  “區區壹個匪州,竟然如此囂張,自從新君登基後,百姓日子過的越來越差,貪官汙吏橫行。”
  “噓,小聲點,莫要亂說話。”
  “怕什麽,邊上又沒有當兵的,再說,大家都這麽罵。”
  說著說著,話題就從“議和”說到了青州失守這件事。
  “許銀鑼都沒能守住青州嗎,他可是在玉陽關壹人壹刀,讓巫神教二十萬軍隊全軍覆沒的強者。”
  “妳這個問題,我已經聽過無數次了,誰知道呢,說起來,已經很久沒見到許銀鑼在京城出現了。”
  “我聽來的說法是,監正都死在青州了,許銀鑼也不是雲州叛軍的對手。”
  “唉,難怪許銀鑼如此低調,沒辦法,打不過人家啊。”
  情緒發泄了那麽多天,大部分百姓雖然心頭不忿,但也過了最上頭的時候,對於朝廷和雲州的議和決定,私底下依舊罵,但無能為力。
  反對情緒就沒那麽高漲了。
  尤其青州失守、雲州使團入京,壹系列流言發酵,傳播,京城百姓已經漸漸摸清楚了來龍去脈,知道了大奉守護神監正戰死青州的消息。
  盡管在他們眼裏,監正的威望遠不及許銀鑼。
  在底層百姓認識裏,監正只是壹個稱號,壹個概念。
  這時,站在告示邊的吏員高聲道: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朕自登基以來,治國不利,以致雲州叛軍起事,九州沸騰,大局危難,兆民困苦,生靈塗炭,愧對列祖列宗……
  “長公主懷慶,厚德載物,勝朕良多……即由長公主懷慶順位登基,許七安輔佐,匡扶社稷,平定叛亂,還大奉朗朗乾坤,豈不懿歟?欽此。”
  告示洋洋灑灑四百多字,吏員念完,周遭的百姓瞠目結舌,宛如壹尊尊雕塑僵在原地。
  “啥,啥意思啊?”
  “好像是……皇帝退位給長公主?”說話的人猛的瞪大眼睛:
  “長公主要當皇帝?”
  壹下子炸鍋了,人群嘩然如沸。
  告示內容對百姓造成強烈的沖擊、震撼以及茫然。
  這讓他們再也不顧及禍從口出,激烈的討論起來。
  “女人怎麽能當皇帝呢,這不是瞎胡鬧嗎。難道帶著當官的壹起繡花?”
  “公主她識字嗎?陛下為何要退位給公主,女人當皇帝,不怕被天下人恥笑?”
  他們的第壹反應是抗拒、憤怒,無法接受,只覺得是天下頭等荒唐之事。
  隨後有人說道:
  “妳們有在茶館聽書嗎?好像以前是有壹個女人當皇帝的,叫,叫什麽來著?”
  “大陽女帝?”
  “對對對,妳也聽說過。”
  喧嘩聲稍歇,很顯然,不少人也在這幾天,於酒樓茶館、青樓妓館等娛樂消遣之地,聽過類似的內容。
  接著,又有人說:
  “告示上說,長公主登基,有許銀鑼輔佐。”
  哦,有許銀鑼輔佐啊。
  反對的聲音又小了幾分,但仍有人嘀咕道:
  “許銀鑼為何輔佐壹個女人當皇帝,這不是瞎胡鬧嗎。我大奉開國六百年,可沒有這種先例的。”
  “是啊,真搞不定官老爺還有許銀鑼在想什麽,壹邊和雲州議和,壹邊捧公主當皇帝。”
  “許銀鑼糊塗啊。”
  本來視許七安為英雄、保護神的百姓,對青州失守之事便心懷失望,對議和更是視作恥辱,盡管沒有人公開指責許七安,但心裏肯定是失望的。
  告示壹貼出來,失望的情緒立刻發酵,轉為不滿。
  突然,壹陣喧嘩聲吸引了告示墻周邊百姓的註意。
  循聲望去,只見壹列囚車緩緩駛來,後邊跟著壹大群百姓,不停的朝囚車上的犯人投擲石子,吐口水。
  還有人拎著馬桶,朝囚車裏的犯人潑糞。
  領頭的幾騎中,壹位打更人高居馬背,敲打著壹面銅鑼,高呼道:
  “奉許銀鑼之命,將雲州逆黨遊街示眾。”
  街道兩側,群情激昂,聞訊過來湊熱鬧的百姓,有的加入投擲石子的行列,有的指指點點,破口大罵,有的擊掌高歌,大快人心。
  姬遠滿頭是血,心如死灰。
  隨行的雲州官員瑟瑟發抖,痛哭流涕。
  ……
  黃昏。
  禦書房中,懷慶坐在鋪設黃綢的大案後,堂內是劉洪和錢青書兩位黨派魁首,以及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作揖道:
  “殿下,登基事宜已經籌備妥當。”
  穿素雅宮裙的懷慶,微微頷首。
  待禮部尚書退回位置後,劉洪出列作揖:
  “今日舉城沸騰,百姓抵觸情緒仍有,但不算嚴重,許銀鑼的口碑也有好轉。京城百姓還是愛戴者居多。”
  劉洪說完,忍不住笑了起來:
  “以許銀鑼如今的聲望,為殿下保駕護航,最適合不過。當朝無人比他更得民心啊。”
  公主登基稱帝,貴族階層其實比百姓更容易接受,只要利益給到位,再以武力脅迫,屈服者不在少數。
  最主要的是,在統治階層眼裏,懷慶雖是女子,但畢竟是根正苗紅的皇室血統。
  女子稱帝屬於破例,下壹任新君仍是大奉皇室。
  這大大減輕了統治階層的抵觸心理。
  但平民百姓可不管這些,要安撫百姓,讓他們信服,懷慶威望不夠,諸公威望也不夠,只有許七安才能辦到。
  錢青書附和道:
  “殿下能否凝聚民心,就看明日了。”
  懷慶低著頭,審閱著手裏的折子,沒有擡頭的“嗯”了壹聲:
  “時候不早了,幾位愛卿先退下吧。”
  三人作揖,退出禦書房。
  懷慶手裏的折子是內閣遞上來的,內容是登基後的壹應事宜,瑣事零零總總,但有壹條極為重要,那就是召各州布政使、都指揮使,回京述職。
  這其實是壹場談判、拉攏,給各州大佬做壹做思想工作。
  ……
  次日。
  這天,京城的氣氛極為古怪,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市井百姓,都知道這是壹個註定被載入史冊的日子。
  因為長公主懷慶,於今日登基,開大奉六百年未有之先例。
  皇帝登基,普通百姓無緣得見,但不妨礙他們關註、議論。
  各階層都有不同的看法,國子監的學子、儒林,對於懷慶登基之事,痛心疾首,即使雲州使團被遊街示眾,也不能博取他們好感。
  最多就是不罵許七安了。
  市井百姓階層,意見最雜,有的無法接受,有的事不關己,有的選擇相信許銀鑼。
  許府,嬸嬸也代表貴婦階層發表看法。
  “老爺啊,寧宴這不是在瞎鬧嘛,女人怎麽能當皇帝呢。我都不敢出門,害怕被認出是許寧宴的嬸嬸,萬壹被人拿臭雞蛋砸了怎麽辦。”
  嬸嬸壹如既往的美艷,歲月仿佛對她格外憐惜。
  雖然與女兒坐在壹起的她,沒有了少女感,但並不顯老,臉嫩膚白,沒有任何皺紋。
  許二叔低頭吃飯,不發表意見。
  “大哥自有分寸的。”
  相比起母親,許玲月就很欣賞大哥的壯舉。
  嬸嬸見自己的話題冷場,嘆息壹聲:
  “青州失守,二郎也沒了有音訊。鈴音在蠱族修行,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回來,她會不會被南疆的蠻夷欺負啊。
  “許寧宴這個沒良心的壞種,回了京城,也不知道回家裏看看。”
  正說著,嬸嬸目光壹僵,直勾勾的看著廳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